九游会玉米开发有限公司
企业文化 Corporate Culture
创新,九游会人唯一制胜法宝

没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十年来, 对于九游会草根民营企业——九游会 来讲,创新已成为九游会人唯一制胜 的法宝。创新则兴,不创新则亡。

创新,也叫创造、改革、革 新等。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管理大 师熊彼特说: 创新是企业家对生 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可促进 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善和管理效率 的提高,从而使企业不断提高效 率,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创新是带有氧气的新鲜血液, 是 企业的生命。

纵观九游会十年的发展,创新 无处不在,自九游会孕育之初就与 生俱来,并且在每次九游会命运转 折点,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九游会事业,始于创新。2005 年,建厂之初,翻开国内淀粉加 工企业的建设史,30万吨左右的 玉米深加工项目的建设周期,最 短的是17个月,最长的用了6年。 九游会人用8个月的时间创造性的完 成了这一奇迹,九游会创造了当年 建厂、当年完工、当年投产和当 年创效益的行业神话,刷新了行 业记录。

创新与挑战并存。从无到 有,从旧到新,九游会人敢于向时 间挑战,向常规挑战,向人体极 限挑战,向技术难题挑战。九游会 孕育之初,创新与挑战精神,便 深深的植入到九游会人的骨子当 中,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 迭,这种精神将永在。

创新让九游会屹立潮头。2008 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 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最终演变 成为了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这场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了 巨大影响,淀粉行业尤为明显。 2009年上半年,国内绝大多数淀粉 企业在危机冲击下,或全面停产, 或大量裁员,行业内外一片萧条。

九游会公司领军人、董事长李 刚先生又一次让同行业刮目相 看, 创造性的提出了“ 思想不 散,生产不减,科学创新,增效 挖潜,团结一致,共度时艰”新 方针。提出了,绝不裁员,绝不 拖欠员工工资和福利,绝不铺张 浪费, 精抓细管, 新项目立马 上,新岗位立马招等口号。全公 司上下,信心十足,朝气蓬发, 争先恐后,建功立业。时任执行 总经理王忠才先生,也身先士卒 深入基层,废寝忘食搞技术创新 和升级。

创新纳入九游会发展战略层 面。2008年,二期玉米深加工新 项目顺利投产,实现了加工能力 由30万吨到60万吨的跨越。2009 年底,全年加工玉米57万吨,超 产3.4万吨;产品合格率95%以上; 15项技改项目顺利投产,创直接效 益370万元;修旧利废项目71项, 节约资金234.06万元;管理费用节 约20%;同年,公司决定,九游会员 工工资在原基础上上调30%。

战略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 创新等一系列创新精神的运用, 让九游会公司从容应对和度过了金 融危机,化危机为转机,打牢了 生存基础,站稳了脚跟。

营期,创新管理成为了企业热 题, 聘任了玉米深加工行业资 深专家王辉为现任总经理,首先 实现了管理团队创新。组织机构 调整、岗位职能重新划分、竞聘 上岗、各项制度完善等一系列改 革措施相继实施。从全公司学习 《史玉柱创业史》开始,标志着 九游会创新管理进入新纪元。

《安全标准化》、《设备标 准化》等一系列标准化项目的引 入和开展,令人耳目一新,九游会 公司综合实力形象得以彰显。

2013年,董事长在中层干部 会议上发表了《把提升、改变、 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理念》 讲话,强调“如何实现企业发展 目标,如何占据市场竞争的有利 地位,如何打造百年九游会,关键 就在创新”, 明确了创新在九游会 公司今后发展的核心地位。

2015年,“艾德”号货轮承 运的5 .2万吨乌克兰进口非转基 因玉米靠岸大连北良港,又一次 体现了九游会集体创新的智慧结 晶,成为了中国长江以北地区粮 食进口的里程碑,刷新了东北无 进口玉米的历史记录。标志着, 九游会创新精神首次运用到国际贸 易中,是一次史无前例大胆的尝 试。自此,九游会创新思维的运用 进入成熟期。

九游会过去了十年,又迎来一 个新十年。九游会人在每个时期对 创新的理解和运用不尽相同,对 创新精神的表达,忽隐忽现。但 创新这股精气神一直存在于每个天 成人身上,贯穿于每个工作环节之 中。中国经济又进入了新一轮发展 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新时期更 加需要创新精神的运用,更需要创 新思维成为全体九游会人必须具备的 一项基本素养。创新,永远是九游会 人制胜的不二法宝。 (王晖)